首页 » 人文 »正文

【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】兴义府知府张锳生平概览(上)

时间:2023-08-01 作者:文/图 唐保华 来源: 黔西南日报

一、张锳生平简介

张锳(1793-1856),字又甫,号春潭,直隶南皮人。嘉庆十八年(1813)中式顺天府举人,此后6次参加会试而不中。道光六年(1826)大挑一等,试令黔中往云南买铜,后历署清平(今凯里炉山)、镇远、威宁诸州县,实授安化(今德江)知县,迁贵筑(今贵阳)县,升古州(今榕江)同知,兼理黎平、遵义、安顺知府。道光二十年(1840),张锳以古州同知擢升兴义府知府,次年正式到任。咸丰五年(1855),张锳离开兴义府署贵东兵备道,次年逝于黔南。张锳自1826年入黔为官,直至1856年在黔南去世,在贵州从宦30年。需要指出的是,张锳在贵州为官30年,其中有一半左右的时间,贡献给了我们兴义府。

1840年,鸦片战争爆发,张锳在此国家危难之时,出任兴义府知府。面对国家危难、民族危机,张锳在兴义府为官期间,兴文教、修书院、建试院、纂府志、强基础、培风尚、促民生、添灯油、育新人,勤政、清廉,特别是“知府添油助学”名扬四方,成就了兴义府的一次辉煌。下面,我将近年收集整理的一些有关张锳的生平资料,与大家一同分享,学习、探讨和重新认识兴义府知府张锳。

科举入仕

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十五日(1793年5月24日,丁丑),张锳出生于直隶南皮县碧葭塘。嘉庆元年十一月初八日(1796年12月6日),张锳生母王夫人去世,张锳当时年仅4岁。嘉庆九年九月二十六日(1804年10月29日),张锳父亲张廷琛去世,年仅12岁的张锳开始自立,不久之后便独立成家,徙居南皮县城南三里的双庙村。许同莘在《张文襄公年谱》里,是这样形容张锳的幼年时代的:“少孤,食贫力学,艰苦卓绝。”

嘉庆十七年八月初四日(1812年9月9日),张锳时年20岁,就在他努力备考功名之时,其原配夫人刘氏去世。据1937年出版的《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家谱》载,张锳原配夫人刘氏,系沧县候选布政司经历刘廷栻之女,生于乾隆五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(1794年2月28日),卒于嘉庆十七年八月初四日(1812年9月9日),年仅18岁。该家谱未载明张锳与刘氏婚配时间,我们也就无从考证张锳成家、成婚的具体时间了。

嘉庆十八年(1813),张锳时年21岁。这一年秋天,张锳中式顺天府举人。此后,张锳分别于嘉庆十九年甲戌(1814)、二十二年丁丑(1817)、二十四年己卯(1819)、二十五年庚辰(1820)、道光二年壬午(1822)、三年癸未(1823)6次参加会试,均未中。

道光五年十二月初七日(1826年1月14日),张锳时年33岁,其继配夫人蒋氏又去世了。据《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家谱》载,张锳继配夫人蒋氏,系永平府卢龙县进士、四川嘉定府知府蒋策之女,生于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一日(1796年10月21日),卒于道光五年十二月初七日(1826年1月14日),年仅30岁。据许同莘《张文襄公年谱》载,咸丰二年(1852),张之洞中式顺天府乡试“解元”之时,张之洞就寓居在蒋策家中。可以看出,张锳继娶夫人蒋氏虽去世较早,其家人、特别是蒋氏的父亲蒋策,在女儿去世之后,仍对女婿张锳及外孙张之洞给予了比较好的照顾,哪怕张之洞并非蒋氏所出。后来,经张之洞奏请,朝廷诰赠蒋氏为恭人,晋赠一品夫人。

大挑入黔

道光六年(1826),张锳时年34岁。朝廷按例于这一年春天开科取士。但在开科取士之前,对此前三次以上会试未中之举子,按例进行大挑拣选,给他们一个报效国家的出路。张锳在此前已有六次参加会试而未中的经历,故参加了本次大挑,被评定为一等,以候补知县用,命张锳即日前往贵州安化县试用。

据《清实录》载,本次大挑本来应于道光三年(1823)癸未科结束后举行,但因候补人员太多,朝廷于道光二年七月下旨:“以候补人员壅滞,命改癸未科大挑于丙戌科会试后举行。”这也就使得张锳的入仕时间往后推迟了3年。

张锳自嘉庆十八年(1813)中顺天府举人后,至道光六年(1826)大挑拣选贵州,期间六次进京会试未中,为求生计,往来奔走于河南、河北之间,历时13年。在此期间,张锳撰写的文章,偶尔被在京师做官的侍读学士彭公看见,彭公对张锳之文章才华十分赏识,于是将张锳接到自己家中予以接济。张锳之子张之清后来撰写《中宪大夫、署贵州贵东兵备道又甫府君行状》(为方便理解,以下简称《张锳行状录》)时,曾言及此事。

查《清实录》等文献资料,在嘉庆、道光年间,彭姓侍读学士有彭希濂、彭邦畴二人。彭希濂,江苏长洲人,乾隆四十九年(1784)进士。嘉庆三年(1798),由刑部郎中调任贵州学政,十三年(1808)任侍读学士,十五年(1810)出任武乡试副考官,十八年为鸿胪寺卿,后改任通政使司副使、光禄寺卿,十九年(1814)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彭邦畴,江西南昌人,嘉庆十年(1805)进士,授编修,十五年(1810)出任广西乡试主考,十七年(1812)升授左赞善,后改任司经局洗马,十八年(1813)以翰林院侍讲出任广东学政,二十三年(1818)回朝再任侍讲学士,二十四年(1819)出任山东乡试正考官,道光二年(1822)回京任侍读学士,后参加《嘉庆实录》编修工作,道光五年(1825)八月以侍读学士出任顺天府学政。从彭希濂、彭邦畴二人经历来看,张锳在京流寓期间,彭希濂的品阶已相当高,张锳作为落榜举子,结识朝中高官彭希濂的可能性不大。而彭邦畴出仕较晚,长期在翰林院工作,且于道光五年出任顺天府学政,张锳作为顺天府多次参加会试的举人,结识彭邦畴就十分正常了。从张锳生平来看,道光五年(1825),彭邦畴出任顺天府学政之后,应该为张锳参加第二年(丙戌)大挑拣选做了举荐工作,张锳也因此顺利以大挑一等到贵州任职。可以看出,彭学士应是张锳仕途上的第一位贵人,所以张锳后来教导子孙时经常提及此人。

有关大挑,据民国何德刚《客座偶谈》载:“清代科举时,有举人、有进士。从前举人不中进士,即可截取以知县按省分科、分名次,归部轮选。凡举人三科不中,准其赴挑。每挑以十二年为一次,例于会试之前,派王公大臣在内阁验看,由吏部分班带见。每班二十人之内,先剔去八人不用,俗谓之‘跳八仙’。其余十二人,再挑三人作为一等,带领引见,以知县分省候补。余九人作为二等归部,以教谕、训导即选。行之数科,逐渐拥挤,外省知县非一二十年不能补缺,教职亦然。”根据此文来看,张锳当时大挑为一等,以候补知县用。根据张锳大挑之后,即行到贵州任职的情况来看,个人以为应该是当时贵州安化知县已经出缺了,吏部才安排张锳到安化补缺,后来张锳到贵州巡抚衙门报到后,因买铜通判去世,事件紧急,才临时安排张锳到云南买铜,否则张锳不可能直接从直隶南皮千里迢迢来贵州候补。

宦黔三十年

接到朝廷任职文件后,张锳告别继母苏氏、长兄张镜原,并到坟上为两位亡妻上香后,千里迢迢前往西南贵州任职。这一日,张锳到达贵州省会贵阳,只身来到贵州巡抚衙门拜会巡抚嵩溥。巡抚大堂门吏见张锳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候补知县,有心要为难他,向张锳索要贿赂。张锳怒道:“君尝为吏耶,何吏事之习也!”门人被张锳一身正气所骇,只得让张锳进入大堂拜见了巡抚嵩溥。嵩溥见张锳“伟躯干大声广,显神采英毅”,便心生好感。

当时,贵州买铜通判死于云南。而到云南采买铜材,关系黔省铜钱鼓铸事宜,是一省经济之大事。在张锳拜见嵩溥的第二天,嵩溥召集省内各大要员商谈前往云南采买铜材之事,全省各级官员无人承接此任。嵩溥一下子想到昨天来报到的候补知县张锳,便有意给张锳一个历练的机会,说:“昨天报到的候补知县张锳,我见他精明能干,必定能完成前往云南买铜的任务。”省内各大要员一致同意,于是巡抚嵩溥就一纸文书,通知张锳前往云南买铜。

道光九年(1829),张锳时年37岁。经过张锳的努力,圆满完成买铜任务。接朝廷命令,张锳不再前往安化任职,而是前往清平代理知县事务。

清平即是今天的凯里市炉山镇,当时是都匀府治下的一个县,苗侗杂居,经济文化十分落后。张锳见清平少数民族众多,教育落后,首先就兴修清平县书院(文昌宫)讲堂,其后新建春风楼、三乐斋左右上三间、禄在斋左右中三间、逢源斋左右下三间等,满足当地读书人学习需要,促进当地教育发展,被当地人民所称颂。张之清《张锳行状录》言:“府君知清平,亦建书院,人诵之。”

清平县学宫遗址

此后,张锳又署理镇远知县。据张之清《张锳行状录》、宋杰《原任兴义府知府南皮张遗爱祠碑记》等资料载,张锳署理清平县后,又署理了镇远县知县,查《镇远府志》《镇远县志》及民国《贵州通志》等地文献,均没有张锳署理镇远县的记载,不知张锳署理镇远为何时。

道光十年九月二十五日(1830年11月10日),张锳时年38岁,其长子张之儛出生。张之儛的生母朱氏,系广西临桂县进士、四川邛州直隶州知州,候补知府朱绍恩之女。朱氏一生为张锳生子4人:张之儛、张之清、张之渊、张之洞。

也就在其长子出生之时,张锳临危受命,署理威宁州知州。在张锳来黔任职的这几年中,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州区域,广大贫苦民众因不满清廷的统治,纷纷起义反叛。张锳到任后,深入实地了解军事地形和社会民情,充分利用威宁山区地形,采取恩威并重、剿抚相加之策略,一面配合威宁镇总兵加大对反叛力量的军事打击力度、一面引导贫苦农民发展农业生产,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,在军事围剿与朝廷恩抚的双重压力下,基本平定了威宁地区的民众反叛。张锳也由此实授安化知县,享正七品顶戴。

据张之清《张锳行状录》,张锳署理清平、镇远知县和威宁州知州期间,治行称最,大吏(即贵州巡抚)称之曰“能”,朝廷实授张锳为安化县知县。但查阅民国《德江县志》《贵州通志》及相关历史资料,均无张锳任职安化县的记录,故不知张锳实授安化县知县的具体时间。

道光十三年(1833),张锳时年41岁。这一年正月,张锳调任贵筑县知县。贵筑是贵州省城贵阳府下属县,与贵阳府同城,乃贵州繁华之地。张锳到任贵筑县之后,在贵阳六洞桥附近添置了房产,并对其房屋进行改造与装修,时常邀请幕僚、亲友聚会其中,同时还邀集文人雅士在城外扶风山寺、观音寺等处宴饮、聚会,一时成为省城一件雅事。汉末建安中,魏文帝曹丕当时还是一个五官中郎将,与友人吴质等文朋诗友,欢聚于南皮,朝夕共处,抚琴对弈,饮酒赋诗,“浮瓜沉李”,后世将“南皮”一词,作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。张锳入宦贵州,深受汉魏雅宴的影响,并将这一雅趣带到了偏僻的贵州,在省城雅宴文人,由于御史刘梦兰的多事,就连皇帝老爷都知道了。后来到了兴义府,在招堤一侧增修半山亭,宴饮群僚,其子张之洞由此写下《半山亭记》之千古佳句。此乃后话,在这里不多赘述。

道光十四年三月初八日(1834年4月27日),张锳时年42岁,其第二子张之清出生。张之清(1834-1869),原名清佑,字仲穆,号筑源,为张锳第二子,后过继给张锳族兄张恂为子(张恂,字信堂,系张锳祖父张怡熊长孙,也就是张怡熊长子张廷璘之长子)。张之清一生无子,后来以张之洞第二子张仁頲承嗣。

道光十五年十月十八日(1835年12月7日),张锳时年43岁,其第三子张之渊出生。

道光十六年(1836),张锳时年44岁,由贵筑知县调任贵州黎平府古州同知。张锳因在贵筑任上政绩卓著,调任黎平府古州同知。调任古州同知之后,他的麻烦也来了:道光十六年九月丁酉(1836年10月26日),御史刘梦兰参奏张锳“在官靡费”,并“将所买房屋,增加价值,抵作交代”。当年九月,道光皇帝下旨彻查。

后经贵州巡抚贺长龄彻查,张锳在任贵筑县期间,无奢靡等事,离任移交亦属清白。道光十六年十二月乙丑(1837年1月22日),朝廷下旨通报彻查张锳在贵筑县房产处理事务结果,称“所奏着毋庸议”。一桩公案就此结束。

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(公元1837年9月2日),张之洞出生,是为张锳第四子。有关张之洞出生地,许同莘《张文襄公年谱》说其出生于兴义府官舍,但当时张锳尚未到任兴义府,此说难立。又有人说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,理由是张锳出任贵筑县知县时,曾在六洞桥一带置有房产,但此时距离张锳离开贵筑县已有一年有余,张之洞真是在贵阳出生的吗?我个人认为,倒也未必,个中细节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
张锳在担任古州同知期间,政绩卓著,其所称者:廉洁、听讼、治盗、义仓及兴办书院。道光皇帝因“伟其局度、嘉其治状”,特召对张锳进京陛见。知县、知州受到皇帝亲自召见,那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,同时也说明张锳在贵筑、古州任上确也兢兢业业,做出了成绩。现因资料有限,道光皇帝召对张锳进京陛见的具体时间,目前无法详细考证。

道光十八年(1838),张锳以古州同知署理黎平府知府。张锳署理黎平府知府期间,见黎平府南泉寺侧天香书院仅有一人在其间读书,言“一人读书非书院”,遂改名为天香阁。

黎平天香阁遗址

道光十九年(1839),张锳时年47岁。这一年三月,他受命署理遵义府知府。张锳署理遵义府知府期间,接续原遵义府知府平翰的工作,支持郑珍、莫友芝编纂《遵义府志》。

道光十八年(1838)十月,遵义知府平翰创设遵义府志局,聘举人郑珍任总纂,其友莫友芝辅佐。同年十二月,仁怀厅大溪里爆发农民暴动,平翰因镇压不力,于次年三月被降职调走。代理知府张锳了解志局情况后,决定筹款支持,让郑、莫继续工作。据资料显示,张锳此次代理遵义府知府仅五个来月。继任遵义府知府黄乐之到任后,张锳特意关照,请黄知府支持志局。黄欣然同意,还设法落实志局用款,使修志活动顺利进行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,《遵义府志》刻成,时论评价颇高,被梁启超誉为“天下第一府志”。

《遵义府志·序》中,黄乐之对张锳在《遵义府志》编修过程中的功绩作了公允的记述:“明年(1839)孟夏,平公以温水事被议去,权守张公锳继之。越孟秋,余自给事中奉命来膺守。至,张公告余旧政,意恳恳,属为平公终此。余敬承,不敢怠。”还言:“于是,毕平公之雅志,副张公之重属。余薄能鲜德,无一二善猷塞士民望,亦藉是从孙陈二公之后,以与遵义俱存也。”《遵义府志》的完成,三位知府功不可没,张锳任期虽短,却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。

道光十九年(1839)八月,张锳离开遵义,回原任古州同知。次年,朝廷又命张锳署理安顺府知府。张锳在署理安顺府知府期间,张锳对安顺府府学进行了维修、扩建。

据道光《安顺府志》载,安顺府文庙始建于洪武初年。天启二年(1622)毁,四年重修。康熙七年(1668)、康熙五十年(1711),两次重修,规制始备,后倾圮。道光十七年(1837),知府宋庆常等建议增修。十八年(1838),知府经武济兴工改修崇圣祠、两厢、大成殿、天子台两庑及名宦祠、乡贤祠等。二十年(1840),知府张锳维修完成,形成一座规制完备,占地11亩的建筑群。

安顺府文庙(资料图)

道光二十年(1840),张锳由古州同知擢升兴义府知府,次年正式到任。关于张锳擢升兴义府的时间,张锳亲自组织编纂的《兴义府志·兴义府职官表八》载:“二十年以古州同知升任”,而同样是《兴义府志》收录的张之洞代父撰写的《明十八先生祠堂记》曰:“道光廿有一年,锳守兴义”。同时,《兴义府志》收录的张之洞《半山亭记》曰:“岁在壬寅,家大人先守是郡”,壬寅年为道光二十二年,即公元1842年。民国《贵州通志·职官表》载,张锳第一次担任兴义府知府的时间为道光二十一年。此后,1992年《安龙县志》也采用道光二十一年这一说。我个人认为,当时朝廷下达文件擢张锳出任兴义府知府的时间应是道光二十年(1840),但因张锳接文件后,交接安顺府、古州厅之事,再加上古州距兴义府城数百里,故张锳正式到任兴义府的时间,应在道光二十一年(1841)。

安龙招堤牌坊

张锳自1841年正式到任兴义府知府,除中间因继母苏氏去世而离职丁忧及短暂署理安顺府、贵西道之外,其间一直都在兴义府知府任上,直至1855年受命署理贵东道,才离开兴义府,前后历时14年有余。

咸丰五年(1855),受遵义杨凤起义影响,贵州东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直接威胁省城贵阳。张锳奉命移署贵东兵备道,率团练五千人到贵定一带,与署镇远镇总兵佟攀梅等平定苗民反叛。张锳吸收兴义府城保卫战经验,充分发挥和利用团练力量,剿抚相加,先后收复龙里、贵定、镇远、清平等县,贵州东南地区基本平定。

有关张锳署理贵东道离开兴义府的时间,现有资料仅言咸丰五年,不知具体月份,更不知具体日期。现在能够看到最早言及张锳署理贵东道的资料是《清实录》收录的贵州巡抚蒋霨远、贵州提督孝顺,于咸丰六年正月上奏的《剿办近省匪徒,累获胜仗》一折。折中言及咸丰五年十月下旬(1855年底)张锳、佟攀梅在王寨、小虎场等处的战事情况。可以看出,张锳应在咸丰五年十月前,也就是1855年底前已经离开兴义府。

咸丰六年(1856)五月,贵州巡抚蒋霨远奏请以张锳补授贵东道,咸丰皇帝下旨令云贵总督恒春详察。恒春对张锳抱有成见,于是“饰词上闻”,复奏中甚至说张锳“节节退守”,并且故意夸大其年龄“年近七旬”,否定张锳是替补贵东道的合适人选,致使张锳至死未能实授道员。六月,张锳率团练由贵定间道收复都匀,但在围攻邦木起义军时失利。恰巧此时,云贵总督恒春到贵州视察军情,见此情况说:“张某老矣!”此时,都匀围解,形势基本稳定,恒春由此有意罢免张锳兵权。巡抚蒋霨远有心为张锳辩解,但贵州东南部分府县为争夺功劳,极力排挤张锳,蒋霨远不得已安抚张锳说:“既如此,你就到铜仁那边去安抚那些老百姓吧。”贵定、龙里两县百姓呼吁乞留,不得已,蒋霨远又被迫允准张锳继续留在黔南军中。然而,张锳此时忧愤交加,疾病缠身……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五日(1856年8月25日,庚辰),张锳在忧愤之中病逝于军中,终年64岁。

责任编辑  张心瑞

二审 戴宏瑶

三审 彭原清



相关阅读
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

相约黔西南 来一场消夏之旅

黔西南地处黔、滇、桂三省区结合部。喀斯特峡谷、峰林、天坑、溶洞等景观在这里富集,地下黄金储量大,被命名为"中国金州",高品位观赏石多,有&q...

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

情牵北盘江 畅游山水纵情欢歌

北盘江风光。北盘江风光。北盘江一行,我们与友人各有收获。玉林写了一篇散文,春生写了一篇游记,龙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;而我,收获了一首诗:依水孕育恒古梦,造湖光照牂...

黔西南,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

黔西南,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

实习记者 聂珊珊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区。万峰湖一景。八卦田。习惯了蓝天白云,呼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空气,游惯了的山水田园,那各种风味小吃留香口齿,这一切,在黔西南生活...

烟雨董箐

烟雨董箐

董箐,由于修建电站筑坝而形成的9.55亿立方米人工湖,位于镇宁与贞丰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上,其上游为马马崖水电站,下游为龙滩水电站。董箐因电站而兴,也因电站而一夜成...

参与评论

他们说...

预订常见问题
付款方式
签订合同
其它问题